新宇是丽都社区的工作人员。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他就坚守岗位,为居民忙前忙后。可是伴随着全国确诊病例的不断减少,居民的防疫警惕性开始放松,如出行不戴口罩,举家出门游玩的现象时有发生。新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除了及时提醒居民佩戴口罩之外,他也不知道还能做些什么?非常苦恼!
相信不少社区工作者都遇到过新宇的问题,危机还未结束,居民却放松警惕,该如何是好呢?那么,我们尝试从心理学角度解释居民为什么放松警惕。
第一,侥幸心理。人们倾向于相信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好事情的概率远高于坏事情,自己会比别人更加幸运。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居民往往相信自己不会得病。进入“后新冠”阶段,更多居民深陷“盲目乐观”而不自省,拒绝佩戴口罩,随意出入人口密集区域,这些都是侥幸心理的表现。侥幸心理已经为疫情的防控工作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第二,逆反心理。心理抗拒理论认为,当人们感觉自由受到威胁时便会产生逆反心理,它是一种保卫或恢复自由和独立的动机。在这个“加长版”的春节假期里,疫情迫使我们每个人将自己隔离起来,自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限制,逆反心理便产生了。逆反心理的作祟,加速了人们防疫警惕心的下降。
“后新冠”阶段的心理防御,还需要社区工作者和居民的通力合作,以下几个方法值得推荐:
社区工作者从理解出发帮助居民维持心理防御。居民的心理防御应始终与疫情同步,居民存在侥幸心理与逆反心理是可以理解的,社区工作者应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大沟通力度和宣传力度,如制作抗疫标语,张贴在醒目的地方,起到警示的作用。
提倡居家隔离,以微信等形式传播居家娱乐与健身的方法,帮助居民丰富生活。
建议居民避免过度关注新闻媒体。随着“后新冠”阶段的到来,不仅要看到疫情减缓的乐观一面,还要看到输入型病例带来的威胁。面对各种信息泛滥的情况,我们需要有判别信息真实性的认知和能力,避免频繁刷手机接受消息,不要过度关注疫情信息。建议居民每天仅在固定的时间段查看权威信息平台发布的消息,例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官方微信公众号,时间也尽量控制在 1 个小时内。
建议居民应适时寻求社会支持。我们倡导隔离不隔心。居家隔离不代表失去了社会支持,应确保打破孤立和疏远,主动通过电话、微信等形式与亲朋好友进行沟通交流。可以适当地交流与疫情相关的信息,可以吐露自己的负面情绪获得对方的理解与支持,也可以共同畅想疫情过后的生活改变。此外,专业平台提供的“心理热线”也是获取社会支持的重要途径之一。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 张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