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相关压力容易诱发的精神心理障碍——应激性障碍

当我们遇到重大生活事件,比如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反应,如感到茫然、不知所措、退缩、回避,也可能会出现明显的焦虑反应,比如心慌、出汗、肌肉紧张等,也可能会出现多梦、易醒等,这一类反应可能是急性应激障碍(ASD)。ASD在创伤性事件发生后即会出现,持续2~3天开始减轻,可在1个月内自行缓解。儿童遇到创伤性事件可能会出现“退行”的表现,如突然显得小了好几岁,甚至出现尿床、吃手、烦躁不安、容易发脾气、容易哭。

当我们发现总是梦到疫情相关的情景或画面;控制不住回忆疫情相关画面、声音或气味等;表现“麻木”“迟钝”;容易受到惊吓,比如被开门声音吓到,可能出现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PTSD一般在创伤性事件发生1个月后出现,可能会持续半年,部分持续时间更长。对ASD的早期干预可能会降低PTSD的发生。

目前关于新冠肺炎合并ASD暂无相关数据。结合2003年SARS发生后,SARS患者、一线医务人员、疫区公众PTSD症状的检查率分别为55.1%、25.8%、31.18%。经历创伤的儿童也可能会发生ASD或者PTSD。有一项研究对经历创伤的7~10岁儿童调查发现,22.9%的儿童能出现ASD,其中63.2%的ASD儿童在3年后仍有PTSD的症状。

社会支持不足、主观的危险感、担心被污名感,以及焦虑激越、受损的应对策略、注意偏移、疼痛程度和合并慢性疾病可能是PTSD的危险因素。自尊、幽默、社会和家庭支持是保护因素。

当我们面对疫情,可能出现了ASD的相关症状,建议减少暴露于创伤性的环境或情景,比如建议除了解官方的疫情信息外,建议减少阅读朋友圈、网络或视频的相关信息,减少过多地卷入疫情相关的情绪。保持日常生活的节律,注意充足的营养摄入和足够的休息。

当我们感到不安,或者控制不住出现相关的念头、画面或者想法,尝试做一些冥想放松(如安全之所,见第二章)。在疫情期间,既往研究表明通过电话的支持性治疗和资源取向的心理咨询,能明显减轻PTSD的症状。必要时可考虑针对创伤的心理治疗,如EMDR治疗、叙事治疗等,或者可考虑使用抗抑郁药治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各类人员心理防护——协和实用手册》魏镜、孙晖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