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阻疫战”中,前线医护人员作为主要的战士,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其中以发热门诊、呼吸科、急诊科、感染科、重症医学科等科室的医护人员压力尤甚,很多医护人员临近职业耗竭。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没有休息时间,不仅要竭尽全力救治病患,还要面对医学的局限性。他们一方面要全力以赴勇往直前,又要面对防护物资的紧缺,担心自己也被感染;一方面想要挽救所有人,又要面对医疗资源特别是床位的紧张,眼睁睁看着患者滞留在留观室或家中无法入院;一方面想念家庭的温暖,又怕自己感染到家人,不敢回家,只能在科室或者酒店孤独度日。为有针对性缓解前线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现将本次疫情中医护人员心理特征及干预措施进行详述,以期减轻前线医护人员的心理负担,更好地投入到救治患者的工作中。
(1)自责与无奈
医生的天职是治病救人,医生都希望自己的每一个患者得到充分的救治,得到专业的护理和照顾。但是,由于目前感染患者多,有些患者不能及时入院;有些患者因年龄大,基础疾病多,治疗常常陷入困局和危局;有些患者肺部损伤大,肺部功能恢复慢,无法脱离制氧机,无法出院空出床位来收治其他患者;或者医生本人由于隔离操作不当而自己感染病毒,甚至传染给同事等等。上述情况都会使得医护人员产生自责与无奈、无力感,严重者甚至会对职业和自我的价值感产生怀疑和否定。
(2)工作耗竭
目前医护人员人手紧张,每个一线医护人员都是满负荷运转,一个人时常承担几个人的工作量;加上穿上全套防护服后,呼吸受到一定限制,体力下降,医疗操作需要更长时间,甚至为了节约使用隔离衣而不敢吃饭、不敢喝水、不敢上厕所;同时饮食不规律,夜班增多,睡眠得不到保障;另外,在面对着急的患者,需要更多时间和精力进行沟通解释,进而导致身心疲惫,精力耗竭。在此情况下,容易出现一些身心反应,比如晕眩、胸闷、胃痛、心慌、肌肉酸痛、食欲不振等。
(3)担心与恐惧
无论是在门诊还是在病房工作,都存在感染的风险。医护人员每天都在接触潜在的病毒携带者,有的是已经确诊的患者,有的是疑似患者,有的是无症状的感染者,有的是被病毒感染的同事,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往往会担心自己被感染,担心自己感染后又传染给家人。另外,门诊患者较多,个别患者在紧张焦虑的情况下出现愤怒的言语甚至攻击行为,也容易让医护人员产生担心和恐惧情绪。头脑里会反复出现各种担忧、回避的念头,伴随心慌、出汗、发抖等躯体症状,以及畏惧的行为。
(4)紧张与焦虑
由于呼吸科、感染科、急诊科医生缺乏,很多内科甚至外科医生也支援到一线科室或者发热门诊抗击疫情,由于不太熟悉隔离病房环境,不熟悉复杂的防护步骤,也不熟悉某些仪器设备的操作,加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尚未找到特效药物和其他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在病房或门诊遇到难治患者或者危重患者时,会产生紧张焦虑感,甚至手足无措,感觉自己无法应对,甚至觉得自己没有用处。
(5)抑郁与悲伤
这种情绪在急诊科、感染科和重症医学科的一线工作人员中比较常见。患者病情进展迅速,病情危重,经过全力抢救,最终仍然死亡时,因为传染病的特殊管理规定,连家属都不能做最后的告别。同时,医护人员要做好遗体的消毒包裹等处理后才能移交殡仪馆。在目睹这样的悲欢离合,经历这样的情绪低谷时,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情绪
必然极其低落、悲痛。
(6)孤独与寂寞
医护人员在满负荷工作之余,因为自己是高危人群,怕自己处在被感染后的潜伏期,因此不敢回家,怕传染家人,在集中安排的宿舍或者酒店住宿。不能与家人会面,没有家庭的温暖给自己加油,会感到孤独、寂寞、无助。
主要参考文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全民心理健康实例手册》陆林、王高华 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