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患者家属的心理特征

感染患者的家属也是我们需要密切关注的一个群体。当家中有人生病,尤其是病情复杂、较为严重或预后不良的疾病,家属常常出现诸如担心、焦虑、伤心等负面情绪。作为一种突如其来的新型传染性疾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家属不仅需要担心患者的病情和不良后果,同时作为密切接触者,还会忧心自己被传染的可能性,并对这些情况对整个家庭的影响产生忧虑和担心,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

(1)否认

人在急性应激状态时,第一反应常常为否认。不相信自己家属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事实,认为医生诊断出错,患者只是普通的感冒或其他肺炎;反复向医生确定轻症的可能性,抱着侥幸心理,以期望和幻想来代替现实,甚至可能出现对患者的症状视而不见,掩耳盗铃。

(2)焦虑与抑郁

最突出的情绪变化应为焦虑和抑郁。既担心亲人疾病及预后情况,担心自身是否被传染,又担心孩子、老人等家庭情况。四处收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资料,过分关注自身健康状态及患者病情变化,无法集中注意力在其他生活事情上,部分人群可进一步出现睡眠问题。对患者的病情波动及身体出现的任何变化或不适都感到惊恐万状,不知所措,甚至因过分不安而对患者态度失控,使患者在感情上受到不良影响;严重时自身可继发性出现心悸、气促等躯体“症状”,甚至出现惊恐发作而于急诊就诊。此外,在医学卫生知识不足的情况下,可能对网络上的错误信息(如饮高度酒、蒸桑拿可预防及治疗等)深信不疑,并采取相应措施,损害自身身体健康。极少数人可能采用酗酒、大量吸烟、胡乱吃药等方式来消除恐惧感。

患者家属情绪问题如果持续发展,未得到解决,可能出现较为持久的抑郁或愤怒表现。抑郁时,可出现情绪低落、日常兴趣及动力减退、哭泣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可达到抑郁症的程度。部分人会悲观地认为这种疾病无法治愈,或者担心患者进一步将疾病传染给子女等;愤怒时,可能出现抱怨和迁怒他人,表现为不配合国家防疫政策、不戴口罩、到处乱窜、网络发泄情绪等,或简单地认为亲人若是无病,何来这些不幸和麻烦,责怪患者,如责怪患者不该参加集会,不该与“某人”接触。严重时甚至可伴有冲动攻击行为。

随着担心的问题得到排除或者解决,绝大多数人的情绪困扰都可自行消失,但不能排除极少数人会持续存在焦虑和抑郁等症状。

(3)隐瞒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性强,社会大众普遍出现了对此病的恐惧及担忧,对患者的排斥,甚至对疫区人员的排斥和辱骂等不良反应和行为。患者家属可能由于怕遭人嫌恶、回避等原因,对外隐瞒亲属患病情况,唯恐被人得知,甚至治疗都偷着进行。

(4)怀疑

面对完全未知的新型疾病,政府公布的每日确诊及死亡人数逐日升高,网络上充斥着诸多不良的信息,患者家属可能出现怀疑态度,对医护人员不信任,担心主治医生经验或资质不够,努力逃往医疗资源更为先进的地方或另请高明,对治疗缺乏信心。

主要参考文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全民心理健康实例手册》陆林、王高华 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