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患者的心理特征

随着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排查的有序推进,目前已逐渐出现大量的疑似患者,与普通人相比,他们可能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恐惧等应激情绪反应。

(1)焦虑与抑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确诊需要实验室检查及一定的临床观察时间。因此,处在隔离状态的疑似患者可能整日忧心忡忡,既希望能尽快排除感染回归正常生活,又担心自己被确诊为感染者连累亲人,害怕面对现实,这可能会出现心理上的极度紧张、恐慌,甚至有惶惶不可终日之感,还可能出现睡眠问题。此外,由于突然从正常生活状态进入医院或家庭隔离状态,对这一突发的变化一时难以接受,疑似患者可能表现为表情淡漠、目光呆滞、食欲差、体重下降、失去平日兴趣、易怒等,一些女性疑似患者还可能出现内分泌紊乱。

(2)孤独与寂寞

为防止感染和交叉感染,许多疑似患者会被单独隔离,长时间的独处会使被隔离者感到孤独寂寞。

(3)疑心与恐惧

部分疑似患者病原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但患者对结果半信半疑,“试剂盒是不是不准?标本是不是弄错了?有没有假阴性的可能?”他们稍微咳嗽或乏力就开始担心甚至相信自己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于是反复测量体温,反复去医院检查,阴性结果只能暂时打消其顾虑,但不久又会陷入猜疑与恐惧。

(4)自卑与失望

疑似患者的头上好像戴着一顶帽子,清晰地刻着“我是疑似患者”六个大字。政府为顾全大局、控制疫情扩散,会发布公告寻找密切接触者。亲戚朋友看到公告后会在微信群、朋友圈分享传播,你一言我一语地猜这个人是谁,接着就是“啊!原来是他/她!还好我没跟他/她见过面,赶紧远离他们全家!”“他/她怎么这么倒霉哦!他/她在家好好待着吧,别出来祸害人了!”等冷嘲热讽。疑似患者本应该得到大家的关心、同情和鼓励,却很不幸地遭受各种白眼和歧视,让他们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认为自己是“另类”“害人精”,甚至“低人一等”。

(5)侥幸

部分疑似患者认为“不就是普通的感冒吗,可能是我旅途劳累或者回到家水土不服造成的,我平时身体素质很好,况且我又没有去过疫区或接触可疑患者,至于独立隔离吗?这么倒霉的事情不会发生在我身上吧?”这样的心理会导致他们掉以轻心,不愿意做好防护措施。

主要参考文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全民心理健康实例手册》陆林、王高华 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