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人群的心理特征

这次疫情从湖北武汉暴发并迅速波及全国,全国各地先后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号召公众居家隔离,让我们成为“宅男”“宅女”,让好友相会变成视频聊天,让亲朋相聚变成隔空拜年。与那些感染的患者和奋斗在疫情一线的人员相比,大多数社区人群是比较幸运的,但这些人也会因为正常的生活受到影响或者看到太多跟疫情相关的信息而产生不恰当的认知,随着确诊人数和死亡人数的增加而出现焦虑、恐慌、愤怒、抑郁等情绪,甚至影响到睡眠和正常的生活,还有些人对于疫情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这种盲目乐观同样不是最佳反应。本章就向大家介绍社区人群的心理特征及调节方式。

(1)焦虑、恐慌

大部分的群众已经认识到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严重性,由于无法分辨病毒携带者,且不知道会不会传染自己和家人,故逐渐感到心神不宁、坐卧不安,有失控感;总担心“肺炎”会降临到自己或家人的身上,怕自己和家人出事,每天提心吊胆,不敢出门;不停地通过“刷手机”、看新闻来获取疫情相关信息;听信谣言,盲目地服用药物,囤积口罩、药品、保健品;身体稍有不适就怀疑自己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感到恐慌。

(2)愤怒

随着疫情的发展,在长期焦虑、恐慌以及高压力下,许多人逐渐变得暴躁,经常对家人发脾气,甚至在网上发布一些充满“戾气”的内容,有一些针对吃野味的人群,有一些针对湖北武汉人员,有一些针对政府管理人员,还有一些因为对疫情控制不满而针对医护人员。在面对疫情的风险和高压力的情境下,愤怒是自我进行防卫的自然反应,人们会利用暴力的言语来宣泄内心的不安。

(3)抑郁、无望

随着疫情的扩散和负性情绪的积压,很多人逐渐表现出整日闷闷不乐、情绪低落的状态,他们对一切事情都失去了兴趣,觉得疲乏无力、悲观失望,对未来没有信心,想到现在的处境甚至会哭泣,觉得一切都完了,他们还会向家人传递一些负面信息,且伴有食欲、睡眠、体重的变化以及躯体不适等症状。

(4)盲目乐观

面对疫情,我们要有足够的信心,相信只要团结一致一定会战胜疫情,适当的乐观有助于缓解自身压力,这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有部分人并没有重视此次疫情,认为自己身体很好、没有接触感染者,并不会感染,对于防护工作不重视,甚至有的人认为这是谣言,与自己没有关系,不仅不防护,还要走亲戚、聚会。即使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也不能保证绝对不会被感染,在如此严峻的疫情形势下,盲目乐观、不采取防护措施会大大增加被感染的概率。

主要参考文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全民心理健康实例手册》陆林、王高华 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