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性应激障碍
个体在遇到一般应激性事件时会产生情绪反应,这是一种正常的自我防御,不会对个体造成伤害或严重影响个体的社会功能,一旦应激性事件消失,个体的情绪反应可自行缓解。但如若这种应激性事件超出个体忍受能力或危及生命时,如重大生活事件或严重灾难(重大交通事故、亲人突然离世、地震、传染病暴发等),个体易出现精神异常的表现。除应激事件的严重程度外,是否出现精神异常还与个体的承受和应对能力等因素有关,即个体认为自己无法或很难应付应激事件,此时躯体会悄无声息地自动启动应激反应,甚至出现心因性精神障碍。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蔓延的局势严峻的特殊时期,对于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前线医护人员及其家属来说,他们正在被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的阴霾笼罩,面临着极大的心理挑战,从而导致他们出现心因性精神障碍(如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适应障碍)的可能明显增高。本章将围绕疫情下可能出现的急性应激障碍和适应障碍以及疫情后可能出现的创伤后应激障碍进行详细的介绍,以促进对其正确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尽早地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科学干预。
新型冠状病毒来势凶猛,猝不及防。“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并进行隔离治疗”,对患者和家属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应激性事件;“前线工作人员被病毒感染”,对并肩作战的战友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应激性事件;“前线工作人员遭受患者及家属的肢体和言语暴力”,对亲历者和目击者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应激性事件……诸如此类事件的遭遇者都有可能因此患上急性应激障碍。
急性应激障碍是指个体遭受突然发生且异乎寻常的严重生活事件(如传染病暴发)时所出现的一过性精神障碍,常在遭遇刺激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起病,历时短暂,病程可持续几天到1个月,经及时治疗,预后良好,精神症状可完全消失。其主要临床表现概括如下。
(1)认知改变
经历过重大应激性事件,个体可出现意识范围局限、注意狭窄,表现为对周围环境的觉察能力降低,或外界环境变化与个体的真实感受不符,处于“恍惚”状态;也可出现解离性的遗忘,即部分遗忘或选择性遗忘重大应激性事件的某个重要部分。此外,在新型冠状病毒肆虐之际,少数患者还会对疾病产生病耻感,因自己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而感到尴尬、难堪,他人可能会由此向自己投来异样的眼光。
(2)情绪表现
个体遭受重大应激性事件后,可出现焦虑、抑郁、愤怒、绝望等情绪反应。焦虑是对威胁性体验的反应,而抑郁是对丧失的反应。举例来说,当一名患者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并进行隔离治疗时,面临着可能危及生命的新型冠状病毒的威胁,往往会产生焦虑情绪;离开亲人朋友的支持,打破原有的生活规律而独自面对空洞的隔离病房,往往会产生抑郁情绪。此外,每个人遇到应激性事件后的情绪反应差异很大,有些患者也可能会出现愤怒、绝望等情绪表现。
(3)行为变化
经历重大应激性事件后,个体易出现社会交往活动减少、回避与重大应激性事件有关的场景和事物等行为,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隔离治疗期间拒绝与亲朋好友通话等行为。此外,有些个体可能会出现睡眠紊乱,如入睡困难、眠浅易醒、噩梦。少数个体还可能出现激越性活动过多,如逃跑、神游等。
(4)躯体症状
躯体症状主要表现为与自主神经过度唤起有关的躯体症状,如心悸、出汗、手抖、坐立不安等。
如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伴有急性应激障碍,将显著增加临床治疗的难度;若前线工作人员出现急性应激障碍,将显著降低他们的工作效率并增加工作失误的概率。因此,尽早发现急性应激障碍,并根据第五章介绍的心理调适技术进行及时调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必要时应积极寻求精神卫生工作者的帮助。
2.适应性障碍
受疫情蔓延严峻形势的影响,很多人的生活节奏和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大家足不出户,变成了“宅男”“宅女”。有些孩子史无前例地与父母长时间相处,有些学生需要远离老师和同学独自在家学习,有些工作人员第一次在家进行远程办公。随着假期的结束,以上类似的变化接踵而至,这要求我们跳出生活的舒适圈,去适应疫情下的环境改变。如个体在这种环境变化中适应不良,则易发生适应性障碍。
适应性障碍是指个体在明显的生活改变或环境变化时所产生的短期和轻度的烦恼状态和情绪失调。与急性应激障碍相比,适应性障碍的起病较缓,一般在应激性事件发生后1~3个月内发病,病程较长,但应激源的强度较弱。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焦虑、抑郁、担忧、注意力难以集中和情绪不稳等,部分患者可出现心动过速、出汗、手抖等自主神经系统紊乱的表现,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烟、酒依赖,甚至是自伤或自杀意图。
因此,在居家隔离的生活中,首先,建议规律作息,避免昼夜颠倒;均衡饮食,避免暴饮暴食;适度锻炼,缓解紧张情绪。其次,要与家人进行有效沟通,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口角。再次,劳逸结合,学习和娱乐均衡,避免疫情过后又需要去适应原来的环境。如若某易感个体在居家隔离的过程中出现适应性不良,可先通过第五章介绍的心理调适技术进行自我调整,必要时应积极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3.创伤后应激障碍
随着疫情进展,奋斗在防疫一线的工作人员和正饱受病毒折磨的患者目前都处在高度应激状态。有些人则在这场防疫战中被病毒折磨或失去了至亲,有些前线工作人员亲眼目睹战友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倒下,这都将对他们的心理产生巨大的创伤。少数亲历者因自身承受和应付能力不足,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个体遭遇严重应激事件后出现的延迟性反应,常在遭遇应激性事件后不久开始或在经过一段时间(一般不超过6个月)后出现,病程持续时间要显著长于急性应激障碍,有些患者可持续多年,预后较急性应激障碍差。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核心临床表现有三组,即创伤性再体验、警觉性增高和回避。
(1)创伤性再体验
主要表现为个体经历重大应激性事件后,不自主、反复地回忆与应激性事件有关的情境或者内容,有些患者甚至有再次身临应激性事件发生现场的感觉和体验。有些患者则反复在梦境中梦到与重大应激性事件相关的场景,并由此产生强烈的恐惧和害怕的情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发之际,确诊患者因新型冠状病毒有危及生命的可能,内心十分恐惧,再加上肺炎伴有的呼吸困难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焦虑、恐惧,甚至游移在崩溃边缘,伴有濒死感。这种感受使他们在治疗过程中饱受煎熬,待疾病治愈后,部分患者可能还会间断地体验到类似的恐惧感,或经常在梦境中体验到自己在隔离室中治疗的场景。
(2)警觉性增高
个体经历重大应激性事件后出现持续的焦虑、情绪不稳和注意力难以集中等警觉性增高的表现,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睡眠浅、夜间噩梦增多等。
(3)回避
主要表现为个体经历重大应激性事件后回避与事件相关的刺激和线索。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情感麻木”的现象,他们不愿意与人交往,不愿意参加有意义的活动。举例来说,有些家属在这场疫情的阻击战中失去至亲后,他们极力不去想与失去亲人有关的事,避免有关的交谈,甚至产生泛化而拒绝去医院,希望把这件事情从记忆中抹掉。
前线工作人员和确诊患者及其家属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都面临着难以想象的内心挑战,需要关注病毒感染高危人群的心理健康,消除他们的紧张情绪,放松身心,必要时让精神心理工作者进行心理危机干预,以期降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风险。如在疫情之后出现以上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表现,应尽早地积极寻求专业治疗。
主要参考文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全民心理健康实例手册》陆林、王高华 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