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发生后心理危机干预概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波及的范围不断扩大,对人们的躯体健康、心理健康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面对疫情,大部分人都会有恐慌、紧张、烦躁、焦虑、郁闷、愤怒、忧虑、悲伤等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在广大民众中不断蔓延、累积,对疫情防控的大局极为不利,因此,对这些心理问题进行干预刻不容缓。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可以通过提供心理援助和心理支持帮助大家正确面对疫情,科学调适心理,缓解心理压力,共同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一)什么是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是指由于突然遭受严重灾难、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使生活状况发生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出现了用现有的生活条件和经验难以克服的困难,以致当事人陷入痛苦、不安的状态,常伴有焦虑、悲观、麻木不仁,以及植物神经紊乱症状和行为障碍。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人们的心理危机反应以恐惧、恐慌、焦虑不安更为突出。

(二)什么是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危机干预是对因受突发事件刺激而处于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体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使其重新建立或恢复心理平衡状态,最终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心理危机干预是一种对遭受挫折而具有情绪行为危机的求助者予以关怀和帮助的心理救助过程。

(三)为什么要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疫情不仅损害了人们的躯体健康,还使得人们与自己的亲人和社会关系相分离,这些都将给受灾民众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受灾民众的心理健康,对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的影响尤为突出,此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合理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可以帮助受灾民众减轻心理压力,维护其心理健康,帮助其直面疫情,恢复正常生活。

(四)心理危机干预的时机

疫情下的心理危机干预,越早进行效果越好,最好是疫情发生后立即进行干预。

1.急性期:疫情发生后2周内。

2.危机后初期:疫情发生后2周至1个月内。

3.危机后重建期:疫情发生1个月以后。

(五)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措施

1.在疫情发生后尽快建立或重建疫情发生地区的精神卫生服务系统,为受灾群众提供包括心理危机干预在内的基本精神卫生服务。

2.开展广泛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不同的人群,要尽快建立切实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体系,为受灾人群提供心理健康教育与援助服务。

3.在社区层面上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对居民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及时发现严重的心理障碍人员并将其转诊到专业机构接受治疗。

主要参考文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的心理危机干预》张桂青主编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