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是新希望公司员工,复工后,由于担心自己被传染,他每天都上网去了解疫情的发展情况。但他看到网上的一些负面新闻就很难受,即使看到了正面新闻也觉得心慌,感觉生活没有了希望,觉得这个世界都很糟糕。再加上最近复工,要全面武装,工作环境很压抑,也不能和同事交流,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在疫情仍未得到完全控制的特殊情况下,看到负面新闻感到心慌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很多人都会有这种感觉。小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下面我们试着从心理学角度一起来理解:
第一,选择性注意。心理学家们发现人的注意具有选择性,因此对信息存在一种选择性注意倾向。当呈现多种刺激的时候,人们不可能对所有刺激作出反应,一般都是倾向于对自己有意义的一小部分刺激作出反应,忽略其余大部分刺激。鉴于疫情发展现状,网络上关于疫情对人类威胁的新闻被传播更多、更快,这些信息对人们获得安全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导致小明更容易关注负面新闻,又因不能自主控制疫情发展态势而感到心慌。
第二,替代性创伤。这是一种由同理心带来的创伤。过去这种创伤常发生在负责护理的人员身上,比如在汶川地震时负责照顾的医护人员。但随着信息技术发展,我们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负面新闻,长时间、持续接触负面信息容易导致或诱发替代性创伤。
如何缓解由于负面新闻而导致的心慌,我们不妨尝试这么做:
首先,保持理性客观的认知。很多时候我们会夸大遇到的威胁和困难。在流量盛行的当下,很多新闻为了博人眼球,根本没有调查事实就夸大报道,误导了很多人。因此,我们要理性地看待这些新闻,有自己基本的判断力,不相信谣言,才能做到遇事不慌不乱。
其次,学会呼吸放松。呼吸放松法只需 5-10 分钟,就会让你感到放松。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尝试深深地吸气 5 秒,缓慢地呼气 10 秒,熟练后可以延长呼气的时间。不断重复,深吸慢吐,直到感到放松为止。这是一种简单且强大的放松技术,它容易学习,熟练后不受场地限制,无论是上班途中还是在家都可以轻松进行。
最后,控制浏览负面新闻的时间和频次。现在是大数据时代,网络会根据我们的浏览情况进行推送,如果我们一直浏览的都是负面新闻,平台就会常常给我们呈现负面消息。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浏览负面新闻的时间和频次,尽量控制每天浏览负面新闻在 1h 以内,切记不要在睡前浏览,容易影响睡眠。我们更建议容易受负面新闻影响的人多读一些让自己放松的信息,减少替代性创伤发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