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奋战在抗疫一线病房的护士小李,欣喜地见到大部分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出院。但是目前,仍有个别重症患者尚未出院,她又感到很无力,有种否定自己付出的感觉,是不是自己不够“努力”,是不是在日常工作中存在问题等等……突然出现的自我否定使得小李目前处于一个消极愧疚、充满倦怠感的状态。
一般来说,参与抗疫救援的人员会面临三种类型的心理应激:救援者自身的损失或受伤、来自救援环境的创伤性的刺激与救援任务的失败。
救援者自身的损失或受伤,是指参与抗疫救援时因为过度疲累而无法发挥救援的功能,比如因长时间在隔离病房、长时间值班诊疗而造成心身功能受损。
来自救援环境的创伤性的刺激,指救援人员目睹疫情事件现场凄惨景象,或是受到威胁、攻击或处罚而产生恐惧惊吓反应。例如,因临床中接触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而逝去的病人,这种意料中的应激对于医务人员可能伤害较小,但如果受到来自病人、病人家属及媒体的不公平对待,包括言语和躯体的暴力攻击,那么这些情况对他们就会有极大的影响。
救援任务的失败,指当救援工作未达预期效果,救援人员感到强烈失望挫败或觉得个人没有价值。救援人员在参与抗疫救援阶段与任务结束阶段时,都会面临不同的心理压力,有些压力甚至是不断累积或周期性地产生。
在长期的高压应激状态下,医务人员在非工作常态下也可能出现的几种常见心理反应包括:
- 左右为难的感觉:既害怕家人亲属为自己担心,总想找时间与家人联络,报个平安,但又怕他们知道情况更担心;自己既担忧家人出现健康问题,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或其他健康问题等,又怕听到这些问题时自己不能照顾家人而难过自责。
- 疲惫和无力的感觉:尽己全力但事情难以由自己掌控时容易出现,有时会觉得疫情漫长无期。
- 对自身健康的焦虑感:对自身健康状态担心和过度关注,有时会反复确认自己有无发热、疲劳、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并出现盲目消毒行为。
- 心理挫败感:在看到患者病情加重或不治离世时容易出现,甚至会认为自己不是一个称职的医务人员,有内疚感。
- 批判和封闭自己:在看到同事们的坚强和能力时,容易出现不能接纳自己的脆弱,不敢承认和表达自己的苦恼,瞧不起自己的同时更怕他人瞧不起自己,因而不想与他人交流,独自一个人承担痛苦,靠理智和意志来压抑、控制自己的情绪,并因此感到无助。
- 抱怨和苛责他人:在感受到医疗现实不能尽如人意时,容易出现指责和不满意甚至愤怒,觉得那么多本应做到的事情怎么都出问题,有时会说话过于尖刻。
(张家港精神卫生中心 付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