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和紧急处置可能出现自杀等意外的高危人群?

首先,需要了解、熟悉与自杀风险紧密联系的高危因素:

  • 危机事件后亲人丧失。
  • 危机事件后重大财产损失或经济极度困难。
  • 危机事件后精神病性障碍或精神疾病复发。
  • 危机事件前有自杀未遂,或有抑郁、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史。
  • 罹患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障碍、酒精滥用或药物依赖等。
  • 患严重躯体疾病。
  • 日常生活中社会支持系统缺乏或不足,如空巢老人以及离异、寡居或独身者。
  • 在危机工作中承担一定工作任务,但工作结果未达到自己期待的满意结果。

其次,通过自杀、自伤及其它风险因素评估量表(NGASR)等专业工具进行自杀风险等级评估,并根据相应风险等级选择应对方式。

自杀、自伤及其它风险因素评估量表(NGASR) 1.绝望感 3□
2.近期负性生活事件 1□
3.被害妄想或有被害内容的幻听 1□
4.情绪低落/兴趣丧失或愉快感缺失 3□
5.人际和社会功能退缩 1□
6.言语流露自杀意图 1□
7.计划采取自杀行动 3□
8.自杀家族史 1□
9.近亲人死亡或重要的亲密伙伴丧失 3□
10.精神病史 1□
11.鳏夫、寡妇 1□
12.自杀未遂史 3□
13.社会-经济地位低下 1□
14.饮酒史或酒滥用 1□
15.罹患晚期疾病 1□
得分

(结果分析:≤5分低风险;6-8中度风险;9-11分高风险;≥12分极高风险。)

低风险:仅仅感到生活有些悲观。给予倾听、心理支持。家人和朋友的陪伴,恰当的宣泄均是有益的。

中度风险:在悲观的基础上感到绝望。给予心理支持,促进其自我的调整,比如呼吸放松训练、注意力转移、积极的自我暗示等;与家人和朋友等社会关系保持联系等也是非常有益的。可同时请求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给予帮助。

高风险:有自杀计划,例如去勘察过场地、准备药品等。评估识别后转介给精神卫生专业人员。

极高风险:自杀实施未遂者。立即转介给精神卫生专业人员。

有时可能会遇到精神卫生专业人员暂时不足的情况,临床医务工作者熟悉几种常用的心理危机干预治疗技术,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1)支持性的心理干预技术

对经历疫情人员的心理干预来讲,支持性的心理干预技术是不可缺少的,不论在疫情的早期还是晚期,都可以使用这项技术。

这项技术包括认真的聆听、细心的陪伴、适当的疏导、无条件的接纳、由衷的尊重、深切的理解、充满爱意的同理心等。这些心理学专业训练的基本技能对帮助经历疫情人员的心理康复至关重要。

(2)稳定化技术

疫情发生后,破坏的是人的五个方面的需要,即安全、信任、控制、自尊和人际关系。人们会感觉将受到环境和他人的感染,失去对自己及周围人的基本信任,失去对世界的安全感和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感。有些人很难接受自己,也很难亲近他人。稳定化内容包括了躯体的稳定化、社会方面的稳定化、心理的稳定化。

①躯体的稳定化主要包括:识别和处理躯体症状,药物治疗,照顾自己的身体。常用技术包括:蝴蝶抱技术、自我安抚技术、现实感练习等。

②社会方面的稳定化主要包括:安全保障,严防患者自杀自伤、伤人杀人,要远离伤人者;日常生活的正常运转;增加社会联系,如与家人、朋友、同事之间的联系;与干预者保持治疗关系。常用技术包括:日常生活测试、不自杀自伤协议、具体生活计划、细节设计、写日记等。

③心理的稳定化主要包括:自我照顾;自我安抚;提高情绪耐受性,增进情绪调控能力;暂时与创伤刺激隔离。常用的技术包括:自我安抚技术,如安全屋、内心花园等。

(3)负性情绪处理技术

鼓励经历疫情人员对他们经历疫情之后的情绪变化,或是具体的创伤情景进行表达和宣泄。引导他们重点描述那些让他们有痛苦体验的经历。让他们结合自己的创伤经历,有重点地描述那些强刺激性画面,表达创伤经历及刺激画面所诱发的痛苦情绪,使其负性情绪得以外化。这个“语言加泪水”的过程可以有效地使被干预者的负性情绪得到宣泄,减轻被干预者的心理应激反应,使其及早面对现实,进行心理创伤的修复。

(4)正性资源替代技术

采用经历疫情人员所经历的事件进行引导,让其挖掘自身资源找到能让他们感动的、感受到人性光辉且带给其温暖的有力量的画面或事件,同时体验与这些温暖画面或事件相联系的正性情感,使其对创伤记忆的认知和体验更加积极,以完成正性资源对负性情感的部分替代,达到负性情感与正性情感之间的平衡。

 

(常熟市精神卫生中心 方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