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危机干预的六个“不要”

1.不要妄自推测感染者正在经历和曾经经历了什么。

2.不要假设每个人在疫情中都会受到心理创伤。

3.不要做病理性归因。被干预者在身处疫情之中时所表现出的绝大部分急性应激反应都是可以理解并且可以预料的,不要将这些反应贴上“症状”的标签,或者用“诊断”“病情”“病理”或“障碍”之类的术语来描述。

4.不要用驳斥的态度与被干预者交谈,也不要过于专注他们的无助、软弱、过错或残疾,而应专注他们在疫情中所采取的有效行动或在他人需要时所表现出的助人行为。

5.不要假设每一个感染者或经历者都需要或愿意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交谈。通常以支持性的方式和平静的态度陪伴被干预者,就能使他们感到更加安全、更有力量。

6.不要盘问疫情过程的过多细节。不要猜测或提供可能不准确的信息,如果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无法准确回答被干预者的问题,应尽力去了解事实。

主要参考文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的心理危机干预》张桂青主编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